首页

国产sm残忍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11:33:09 作者:和评理 | “一带一路”促进共同发展 美国抹黑攻击酸味十足 浏览量:75378

  喝完瓶装水,把塑料瓶丢进可回收垃圾箱已是多数人的习惯。那么,被回收的瓶子去了哪里?7月23日,在福建泉州晋江市,记者见证了一个塑料瓶的绿色低碳旅程。

  晋江港益新材料集团港益纤维制品有限公司,一大早,10米长的挂车就停在了厂门口,车上满载着废弃塑料瓶挤压打包成的“瓶砖”。“这些长方体每块长1.5米,宽和高近1米,每天有200吨瓶砖运到这里。”港益集团总经理蔡金钟说。

  记者随运输车来到瓶片车间,只见巨大的瓶砖被拆开,五颜六色的塑料瓶进入生产线。生产线上,剥标机挤压、摩擦,将瓶子上的标签剥离,瓶子随后进入分选机。分选机自动将瓶子按蓝色、白色、绿色和杂色分类。分类后,瓶体进入高速旋转的破碎机,破碎机刀片将瓶子连盖一起切成了碎片。

  紧接着,碎片进入清洗机清洗、消毒、烘干。神奇的是,清洗环节,利用密度不同的原理,顺便就将瓶身碎片和瓶盖碎片分离了。瓶身碎片就是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料。

  “以前这些都是靠人工,不仅慢,能耗、水耗也高。”蔡金钟说,那时,将1吨瓶子处理成瓶片需用新水1.5吨、电270千瓦时,生产线上需要75名工人。“一开始这一行有很多小、散、乱的企业,不做污水处理,成本就低。”蔡金钟说。

 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,一批“散乱污”企业得到治理。“很多不规范的企业关停了,留下来的企业必须更加注重环保。可以说,生态环保领域的改革,推动着整个行业在进步。”蔡金钟说。

  说话间,瓶片被送到涤纶车间,在圆柱形的巨大转鼓里进一步干燥,然后被加热挤压成熔体,输入纺丝机,变成鱼线一样细的透明纤维,再经过牵伸、卷曲、定型,最后根据需要被切成不同长度的涤纶短纤。这种再生纤维供其他企业用于鞋用无纺布、汽车内饰等的生产,受到不少知名品牌欢迎。

  日常生活中,人们举手之劳的垃圾分类“新时尚”,让各式各样的废旧塑料瓶,就这样奇妙地变成一团团纤维,加入了绿色化生产的大循环,又回到我们的生活中。“瓶盖可以卖给别的企业加工成安全网,标签可以加工成拖鞋填充物。一个塑料瓶,全都用上了。”蔡金钟说。

  20多年前,蔡金钟和丈夫创业办公司,涉足鞋用无纺布行业。后来,开始以瓶片等为原料生产再生纤维;2016年引进整瓶清洗线开始生产瓶片,将产业链进一步向上游延伸。从摸索着创业,到拿下鞋材用无纺布的“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”,蔡金钟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获得感。

  科技进步给港益集团注入发展新动能。在晋江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牵线搭桥下,港益纤维与有关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,研发新产品、新工艺。经三次技术升级,整瓶清洗线实现自动化。蔡金钟说:“如今,把瓶子变成瓶片,水电费都省了一半,人工省了2/3。”

  作为再生纤维重点企业,港益集团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、高新技术企业,成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。去年,集团共利用废塑料瓶约27亿个、废布边角料4万多吨,生产涤纶短纤约10万吨。

 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,晋江市出台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若干措施》。泉州市委常委、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说,全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
  面对未来,蔡金钟充满信心:“国家重视绿色低碳发展,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,再生资源行业未来一定会更好。”

  来源:人民日报 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东北雨姐”虚假宣传被罚165万元

依托中非合作论坛这一平台,双方携手建起一条条公路、铁路,一座座学校、医院,一片片工业园区、经济特区,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和命运。中非合作论坛,始终由中非人民共商、共建、共享。

【新疆故事】王咏:泥胚捏塑的趣味人生

浙江衢州举办首届浙闽赣皖职工创新大赛

为传承和弘扬衡阳工业历史文化,建湘在做大做强创业基地的同时,充分利用企业得天独厚的工业文化资源,深入发掘老牌知名工业企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,发展特色工业旅游,闯出了一条工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。搭乘第三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,在衡阳国投集团的精心谋划和升级改造下,建湘走出了一条盘活闲置资产发展文旅新业态的新路子。

处罚165万元!网红“东北雨姐”虚假宣传

此次会议通过《10+3领导人关于发展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联合声明》。印尼安塔拉通讯社称,东盟致力于在中日韩的支持下建立一个电动汽车生态系统。东盟有潜力也有雄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动汽车制造中心之一。

国际最新研究: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巨型系外行星

活动现场设置的咨询专区特别受欢迎。记者看到,在咨询专区,“乐业上海”就业服务专家耐心地为求职者讲述求职技巧,提出简历修改意,并在职业规划、岗位推荐、心理咨询等方面,为求职者答疑解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